2022年3月16日金融委会议稳固信心引领市场大涨,港股和中概股在经历连续大跌后也迎来大逆转。不过,由于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5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列入“临时退市清单”等原因,中概股依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未来将如何发展?百度《硬观点》栏目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和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来进行解读。
金融委会议通稿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 给市场一颗定心丸
管清友表示,此前一段时间港股、A股走势非常令人忧心,不光是指数涨跌问题,而是已经脱离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的情况了。龙头互联网公司几乎是不计代价地下跌,管清友判断,这或许存在机构有组织做空的情况。
“他们(做空机构)获利的过程,实际上是建立在这些市场付出惨重代价,甚至产生系统性风险来实现的。”管清友强调:“就像98年有些所谓国际投资大佬狙击泰铢,包括狙击马来西亚的外汇市场,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出现大倒退的情况。港股和A股应切实防止这种情况出现。”
在管清友看来,本次金融委会议非常接地气,回应了大家的关切,而且所谈问题非常具体。“又专业、又具体,说的话也非常直白,大家也能看得懂,随后市场也给出了非常正面的反应。”
本次会议提到宏观经济稳定、一季度经济,提出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也提到房地产、平台经济、港股和A股。管清友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还强调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自身责任,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也迅速学习和落实金融委会议精神,确实是给大家一颗定心丸。
胡捷则认为,金融委会议通稿篇幅虽然不长,但内容非常丰富,针对了之前市场的一些忧虑。其中“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表述尤其引人关注。
在胡捷看来,之前金融市场波澜起伏,背后有三大不确定性因素,分别为:一个诱因,一个内因,一个外因。
诱因就是美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将5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列入“临时退市清单”。
外因就是俄乌冲突,对全世界金融市场形成巨大打击,除少量资产类别,以及美元、美股这样一些特殊市场之外,全世界都受到了沉重打击。
而内因就是此次金融委会议提到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相对不足,“投资者怕的是规则不清晰,而不是规则严。”胡捷强调。
俄乌冲突深刻影响国际机构资产配置
管清友提到最近乌克兰局势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虽然最近局势有所缓和,但是未来还不明朗,同时将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胡捷也表示,俄乌冲突产生的后果是持续性的,而且是结构性的,不会随着事件本身平息而消除。“过去是泛全球化时代,你跟我是好朋友,我跟他不太好,但是你跟他做生意我无所谓。”胡捷认为,俄乌冲突改变了这种局面,将对世界产生持续影响,每一个国家都不得不去面对。
胡捷认为,“俄乌冲突”对于未来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是一个比较重大的参数,公司虽然还是原来的公司,但市场对于其估值会相应调整。“以港股为例,以市值来计算外资持有50%左右。如果面临不确定,他们就会选择撤资或者抛售。”胡捷强调。
管清友指出,面对剧烈外部环境变化,机构落袋为安、现金为王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这里面夹杂着市场原因、政策原因,也包括外交博弈的原因。过去,市场对于百年变局理解不够,没有预计到发生这么多冲突。未来,对于行业和公司的分析需要进行大幅调整,而这将会深刻影响国际机构的资产配置。所以,接下来对于市场,还要继续保持冷静和谨慎的态度。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背后有两方面原因中概股退市回归不是好的选择
胡捷表示,《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作为已通过的法案弹性很小,剩下的只是执行的问题,除非重新回到国会立法层面,再做一些修正。
在其看来,这背后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我们有很多在美上市的公司本身确实不争气,以某幸为代表的公司自身存在大量财物造假的情况,确实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过去几年大国之间摩擦增多,以前不是事的事情现在都成了事。
不过,好在3月16日金融委会议也明确,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管清友认为,基于现实的考量,中概股回归将面临一系列问题。胡捷也认为,“回来”不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管清友表示,如果《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是针对于一些不争气的上市公司而出台,反倒是一个好事。“在哪也不能造假,出去造假不但丢人,而且影响整个中概股。”
胡捷则再次强调,监管严不是问题,严是一个好事。“咱们金融市场的监管,常常是立法严,执法松,很多问题就是因为不严造成的。一个很严重的造假,罚酒三杯,罚的还是‘茅台’。一个很严重的造假,罚款20万人民币就解决掉,而在美国,可能实控人都要坐牢了。”
A股港股怎么走?政策落地情况将验证底部
胡捷表示,此前驱动港股和A股悲观情绪的因素有一致性,差异主要在于技术层面,一个是港股没有跌停板,另一个是港股外资多,大概掌握港股50%市值。外资更多基于本身投资哲学,遵从自身投资理念指导。但是港股和A股当下存在共同的微观、中观、宏观,乃至超宏观忧虑。
在胡捷看来,如果站在外星看地球 ,作为一个超宏观经济体,地球正生着巨大变化。当下超宏观层面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导致了市场的悲观情绪。
至于现在是不是黄金坑?胡捷表示,金融委会议的精神落地非常关键,政策落地的情况将会验证是不是真的到底。管清友也指出,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还不能说马上彻底见底,因为政策到市场还有一个过程。
美联储常规加息25个基点不想送特殊信号
谈及美联储3月份议息,管清友明确表示,加息不会改变美国通胀。在他看来,美国通胀并不是无限宽松导致,而是因为生产端收缩、大宗商品周期影响下的供应链紊乱所致。
胡捷表示,如果没有俄乌冲突本次美联储大概率会加息50个基点,因为欧洲的经济受到比较大的直接冲击,会一定程度折射到美国。在其看来,美联储在利率问题上基本逻辑是看“1+2指标”。“1”就是价格指数,最典型的就是CPI。另外两个指标也比较重要,一个是失业率,另一个是经济增长率。
胡捷指出,以“1+2指标”来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顺理成章,因为美国CPI同比已经到了7.5。美联储对于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到了应该恢复常态的时候了。什么是它的常态?通胀率应该降回到1%到2%,经济增长在1%到2%的水平,好的时候到3%,失业率降到6%以下。
胡捷表示,相配套的基准利率也应该下降,也就是十年期利率应该是在2%左右。美联储进入加息节奏以后会一路加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会沿着25个基点,一步一步一直加到2%左右。
什么情况下会单次加息50个基点?胡捷表示,当美联储要向市场送一个信号的时候就会用50基点,那就意味至美联储之前误判了。“如果美联储不误判,永远是25个基点。如果想告诉华尔街,自己看走眼了,就会先上50个基点意思一下。”胡捷称。
此外,还有一种其他情况,像在2020年3月出现灾难性外部冲击,利率一下降到零,是75个基点。“那是特殊的情况,常规的时候,一般不想送特殊信号的时候,就是25个基点。”胡捷强调。
管清友最后总结称,宏观经济管理、行业管理、金融监管要以人为本、不忘初心,还应服务于人民。在国际市场剧烈动荡的时候,希望出台更多政策,从而起到支撑市场和提升信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