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宝能集团发生了一件大事,董事长姚振华一度“下落不明”。起因是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中提及“宝能集团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下落不明”。随后宝能官方快速给予了回应,表示相关信息有误,姚振华本人也低调现身在了深圳工厂。
提起宝能,可能很多人都最先想到房地产,名气很大。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产行业整体呈现低迷之初,宝能也跟某大一样,对外宣布正式下场造车。其实跨界造车在圈里并不罕见,通常是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比较多,因为在软件层面的优势,可以令它们拥有一定的优势。而房企更多的优势,只是“钱多”。当然,如今这个优势可能已经称不上是优势了。
宝能集团债台高筑,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为什么外界对于姚振华“下落不明”的讯息特别敏感?其实这主要在于宝能这几年的大起大落。早在2015年,姚振华曾差点抢到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身份。而在2016年,姚振华就以95亿美元身家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十。
但就是这样曾经风光无限的宝能,经营却出现了问题。根据广州中院公告显示,其纠纷涉及借款本金7亿元及利息、罚息、复利(暂计至2021年9月29日止,利息1429万元、罚息0元、复利0元)。虽然宝能集团一直表示,其整体资产质量优良,但目前只是暂时性问题,但问题是,你信吗?
另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钜盛华(宝能集团控股67.4%)总资产为5714.58亿元,总负债4789.18亿元,净资产925.4亿元,资产负债率83.81%。在这种背景下,姚振华“下落不明”的消息才会备受各界关注。当然,宝能之所以沦为今天这种状况,也怪不得旁人。
下场造车误判市场,观致、DS前途不明
早在2016年,姚振华高调宣布入局造车。2017年,宝能汽车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10亿元。随后,宝能集团收购了连续亏损3年的观致汽车,一共花了66.3亿元收购其51%的股权。这一步确实让人看不懂。当然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宝能还花了三年时间,不计成本打造观致7,结果却仍然市场遇冷。而在2021年,观致汽车销量再度腰斩,仅有约5200辆,甚至连观致5都遭到了联动云大肆低价甩卖。
除了收购观致,宝能还接盘了DS这一品牌。同观致类似,DS当时也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作为法系的高端品牌,DS一度被PSA寄予厚望,但这仍没有改变其在中国市场的尴尬境地。对比同级的豪华车型,DS早就落后于凯迪拉克、沃尔沃,更别说雷克萨斯了。但宝能在造车这件事上,是从来没有打算放弃过,不光没有放弃,而在砸钱这一块也确实体现出了房企的优势。
2019年,继常熟观致工厂之后,宝能汽车开启了在深圳、贵阳、昆山、西安、广州、昆明、富阳七大基地布局,从披露的信息看,可统计的官宣总投资额超过1000亿。所有工厂面积相加,甚至超过了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10倍。全部建成后,将拥有高达330万辆的汽车产能,包括20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但问题是,如果靠新能源市场就能轻松翻身,那么某大的两万亿欠款想必也就不算啥了。
房企造车究竟靠不靠谱?靠“买买买”远远不够
新能源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汽车行业已经迎来了大洗牌,造车新势力的强势崛起甚至让传统车企压力倍增。而企业大佬们对于跨界造车更是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董明珠、雷军、庞青年、许家印、姚振华等巨鳄大佬纷纷入局,但如今结局各不相同。有的合作告吹,有的直接破产,有的迟迟无法量产。
事实上,造车新势力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方面是如今汽车供应链的成熟度越来越高,只要做好组装工作,其它都不是问题。而跟传统车企拉开距离,或者说在差异化上取得优势,主要靠的还是软件层面。不过最最最重要的是,你得让消费者看到实车,如果玩概念,那么某人也不用老躲在漂亮国而不敢回来啦。
其实,如今的新能源市场虽然还处于上升阶段,但跟当初的野蛮生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尤其是新势力的几个阵营梯队已经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后来者想抢市场,难度无异于虎口拔牙。更别说,除了“买买买”其它啥也不会的房企了。一没有软件技术研发做支撑,二没有传统车企的制造工艺作保障,只知道“闭眼烧钱”的做法,很难日后在新能源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再加上量产车迟迟没有准确的消息,如今宝能的处境恐怕并不乐观。
写在最后
在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当下,不少房企都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问题。而寄希望于新能源产业脱离困境的想法,可能为时已晚。毕竟时间不等人,尤其在小鹏、蔚来、理想三巨头早已站稳脚跟,小米、华为虎视眈眈的眼下,跨界而来的房企恐怕充其量仅仅只能陪跑罢了。
现如今,宝能集团的总负债率已经高达80%以上,在债台高筑、诉讼案件缠身的背景下,试问还有多少投资人指望迟迟没有量产新能源车的宝能靠造车翻身呢?当务之急,我们建议宝能尽快清理掉不良资产,天天亏本天天“烧钱”的日子,就算宝能还能忍,恐怕投资人早就无法忍了。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咱们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