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又双叒叕上了热搜 这一次因为中科院

时间:2022-04-21 11:40:11来源:腾讯网

中国知网又双叒叕上了热搜,这一次因为中科院。

一份来自中科院的邮件显示,因为年年涨价太贵了,今年的订购模式和价格都没谈拢,中国知网对中科院“断网”了,字里行间都是不满和愤怒。

魔幻的是,中科院说,这事儿属实,已经在考虑替代方案了;知网说,这事儿不实,合同是没签,但是服务还没停。

但是两方信息一综合也挺有意思,以前中科院是集团化采购,现在是有需要的院所组团采购,买的少了,价格可没咋少,去年千万级,今年还是千万级,知网硬气,中科院也有骨气,干脆不买了,紧急对需要的人培训万方数据库的使用了。

就这么着,中国最大的学术机构跟中国最大的学术期刊机构就这么杠上了。

因涨价而断知网,中科院不是第一家。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就因涨价而暂停使用过;

2016年,武汉理工大学和北大也声讨过知网的涨价离谱;

2018年太原理工大学也对知网说了“NO”;

2021年,集美大学因涨价和预算有限,调整了订购方案。

价格有多高?

根据目前高校对知网的采购成交信息,30家高校采购总价超过3200万,成交价在150万的高校就有6个,最贵的北师大,成交价直逼200万,而教学医院等附属机构想要使用,需要单独采购,而且基本上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空间。

虽然说是招标采购,但是唯一的投标方就是知网,“不中标就断网”,所以这么多年了,虽然不满知网的机构和人很多,但是无一例外的,最后基本都恢复了续订,没办法,就这一家独大啊。

如果知网这事认定不涉及反垄断,那最终的结果估计也是中科院低头,无非就是降降价呗,这么多年了,知网早就看穿了这些反对者,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奈我何?

其实,去年底,知网就已经火过一波了,老教授赵德馨因为自己的160多篇论文未经同意转载,8年维权后,终于胜诉,获得了70万赔偿金。

钱不多,但是意义重大,知网对收录的论文到底有没有版权这件值得商榷的事情,多了一个司法判例。

但是,随后的知网操作还是很骚的,钱和论文,你只能要一样。

于是,赵教授获得了赔偿,但是赵教授的论文在知网上没了,赵教授一下在知网上就成了一个透明人,知网说,会解决的,但是4个多月过去了,知网允许论文研究这位学术大牛,但仍然屏蔽了这位大牛的所有学术成果。

基本的态度是,什么人民日报、舆论压力都是浮云,我的地盘就是我做主。

这也是知网最厉害的地方,论文多,用户多,脱离这个台,影响力大大减弱,赵教授年龄大无所谓,如果是三四十岁的学者你试试?

像赵教授的涉案论文里面有合作作者,在打官司的时候放弃了权利,选择不参加诉讼。

这就涉及到学术界的明规则了,在他们看来,知网是无法绕开的,知网查无此人,那架势就是基本把你移除群聊了,再大本事,没用,学术生涯的难度系数会陡然增加。

有了这个资本,知网当然敢跟你硬抗,有人说它“白嫖”,这就有点过分了,人家知网也是付费的,标准是下面这样,工作都找不到的大学生,你们该知足了。

知网是从哪来的?这就得从头说起了。

知网,CNKI,得名于世界银行提出的国家知识基础建设的概念。

早期,因为各种期刊都为纸质版,非常不利于查找和翻阅,后来有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发行,就方便多了,后来有了CNKI,要做数字图书馆,也就是把这些文章挂上网,就更方便了。

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国家牵头,清华大学落实,建立《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要实现的是“知识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一些刊物甚至可以回溯到1900年代的创刊。

2004年,在这个总库的基础上,全球最大的中文知识数据库“中国知网”正式上线了。

这个时候知网手里面已经有6500种期刊、500多种报纸、300多家博士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博论文以及全国重要的会议论文数据库,说白了,就是中国最大的知识库了。

得承认,知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基础工作,也有一些作用。

比如让无数大学生咬牙切齿的翟天临,当年的“不知知网”,不仅人设翻车,顺带着学术不端,学历也翻车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不看知网,怎么写论文呢?

再比如很多“明星教授”也翻车,也是因为在知网查不到论文,但有意思的是,学位论文在国家法定政策里面需上交国图、社科院、中信所等三个单位,但现实却是,大家只知道知网,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在知网做大之后,期刊需要扩大在知网的影响力,各个高校或者科研机构又对相关人员有考核要求,特别是年轻教授,想要更进一步,职称待遇等等关切身家,更是离不开知网。

有了这些能力,说知网是“中国最牛知识付费品牌”,应该没什么人会有意见。

因为它实在太会赚钱了。

知网正式上线的第二年收入就达到了1.58亿,毛利率52.78%,而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面,知网的毛利率就没有低于50%。

早期,知网赚钱靠卖卡,有不同类型的会员卡,还有不同数据库的专用卡,卡面金额从100至1000元不等,级别越高越便宜。

而且,这卖卡也是个大活儿,还可以招商加盟,“知识产业、百亿财富”,听起来很难不动心,在2006年的《创业宝典》里面,这个项目也被当做“低投入、高收益”的创业项目来推介,而且又有清华大学来做背书,这比什么连锁项目靠谱多了。

不过后来,买卡的形式差不多就被淘汰了,知网很能跟得上趋势,销售形式也变化了很多,比如按页或条来收费,单价看起来都不贵,从0.2元-2元不等,但架不住数量大啊。

知网还靠自身强大的数据库搞了查重系统,又一个刚需系统。

不过知网的收费大户还是3.3万的订阅制机构用户,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主。

总被知网坑的大学,最早可都是推广知网的主力军,甚至不少大学图书馆都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应用示范单位”为荣,但是从推广者到用户之后,忘恩负义也好,市场经济也罢,连年涨价也是没商量,毕竟,这些大学们可都是付费的大户。

从2005年的1.58亿开始,知网的收入逐年上升,到2020年,知网的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1.68亿。

本来知识付费这事大家的接受度已经很高了,但这是教育的基础,公益的属更强,50%以上的毛利水是不是太高了呢?

大学这样的机构都刚不过,更何况那些没什么收入的学生和待遇一般的青年学者了。

现在,大家就在关注一个问题,在中科院妥协之前,被大家看不惯的知网,到底会不会迎来限制它的反垄断。

    推荐阅读
    精华推荐
    一周热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