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还没有消散的今天,真正握在自己手里的,似乎只有塞得满满当当的冰柜——那是还能关心粮食和蔬菜,拥有平凡、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某种意义上来说,冰柜是当代人生活状态的晴雨表。过去半个月,冰柜的购买者涌入卖场。在网上,一个杭州人,家里一口气囤了3吨大米、买了13个冷柜;一名美食博主,晒出自己备的肉、面包、真空玉米,齐齐整整摆在一起,她有五个冰箱,“每天像松鼠一样一点点地存货”。 最热门的一条,是某小区团购冰柜的视频,五六个瓦楞纸箱码在拉货的三轮车上。
我决定去卖场走一圈,试图搞清楚,在当下,一台小冷柜对于人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防着点有好处”
4月15日是个周五,我在下午来到了苏宁易购的刘家窑总店。这是一家4层的卖场,门口摆着几张“4·18电器购物节”的促销海报,同名横幅挂在头顶。进门询问店员后,我直奔冷柜所在的4层。
动线设计就和普通的商场一样,环形,门店像一个个相邻的小格子。一家电器门店位于整片区域的中心,是开放式的,占地更大,也更显眼。四台不同型号的卧式小冷柜整齐排成一排,坐落在整个店面的正中间,立式冰箱挨在两侧。销售大哥穿牛仔裤,戴眼镜,身材魁梧,正把胳膊支在冷柜上玩手机。
大哥看到我直起身,熟练地掀起柜门,没等我再寒暄,话匣子就随之一起打开。“家里本来有冰箱、再来买个小冰柜的(顾客),最近特别多……基本都是因为看了上海的情况。”
他开始给我介绍产品的参数:深灰色的一台容积最小,只有100升,是小型冰柜的首选;家里空间不受限的话,他更推荐旁边那台145升的白色冷柜,柜门做成大理石花纹,只贵了200块钱,是店里的冷柜爆款。
“我今天从早上站这到现在,”大哥说着,指了指自己脚下,“已经干出去4台了。”
他掏出手机给我看后台的交易记录,分别是一台前述深灰色冷柜,一台容积更大一些、在200升左右的卧式冷柜,那款白色冷柜则卖出了两台。继续往前翻,1月份的31天,基本每天都能卖出三四台,往后,2、3月的成交订单明显减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月7日,前来购买冷柜的顾客突然变多。有人会买两三台,分别放在自己家和父母家;一家物业公司的食堂一口气订了7台。
大哥热心为我推荐了一台他手里“性价比最高、最流行”的536升双开门大冰箱,他拉开冷冻室的抽屉,拿出一大瓶冻得梆硬的雪碧给我看,另一只手放在“很有质感的钢板拉丝面板”上。
“现在有点反常,我也能理解。就算有钱,你没东西吃怎么办?”大哥背靠着冷柜,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斜对面门店的正中央,也摆着两台卧式小冷柜,银灰色,一台100升,一台143升。销售大姐操一口东北话,劝我有需要就买,“这时候你不买吧,到时候措手不及。要买呢,有可能现在还真不用。”
最近来买冷柜的人太多了。生意最好的时候,她一天能卖十二三台。很多顾客即便家里200升以上的冰箱还在工作,也会来买新的。就在这个上午,她刚刚卖出两台536升的大冰箱,店里有以旧换新活动,旧冰箱能折抵200块钱,对方不干,说旧冰箱还能用,就为了多存点东西。
她和我聊天时一直带笑,“你说要没个毛病啥的,能活着咱们就得健康活着呗。”
被称为全北京最大的苏宁易购卖场——联想桥店也不例外。卖场正在装修,周六上午我到达时,十来个穿着红色马甲的店员站在门口发传单和优惠券,其中一位把我领到了门店。
销售大哥站得笔直,语速很快。“这款昨天刚补的货,每天都要卖三五台,还有300升的大冰箱,一天也卖好几个。”他指着一款冰柜,向我反复强调购买的合理性,“封了之后,你没洗衣机(衣服)可以手洗,吃的怎么办?”
说话的间隙,一些人来门店转了一圈。其中包括一位微胖的中年男子、一对年轻男女。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认真听完了销售对立式冷柜的介绍。我在交谈中得知,两位老人没有和儿女一起生活,手上有两套房子,家里已经有一台300升的冰箱、两个小冰柜,还想要再添一台冰箱。
“经历之后,囤货意识开始强烈”
无论是线下的卖场还是线上的电商平台,冷柜销售情景一片火热。
在淘宝、京东搜索“家用小冷柜”,“限时秒杀”的字眼会飘满屏幕,所有长长的商品名称中都会带上“囤货”关键词;有的展示海报,冰箱本身甚至只占了三分之一,“可囤170斤”几个大字牢牢地扎进我的眼睛。
我向一家冰箱品牌京东直营店咨询了一台203升的“店长力荐款”冷柜,它的占地面积不大,相当于一个单人沙发椅,算上优惠不到一千块就能到手。冷柜展示图上写着“放心宅”“三口之家21天囤货量”的字样。客服告诉我,如果全部用来放剁好的肉,大约能储存200斤。
“秒杀活动火热进行中,库存紧张,早下单早发货。”“这款是我们的主流热销商品,各地区现库存都较少,喜欢就尽快下单哦。”
写购物评价的顾客中有一位所处的地方疫情严重,家里的冰箱冷冻室小,五口之家根本不够用,他在一个月前淘了这台冰柜,以便疫情期间可以多预备些冰鲜货,“简直就是及时雨”。
我跟一位冰柜生产厂家工作的朋友聊了聊,他来自河北唐山,负责区域业务——片区内的商场需要通过他联系备货。
他说,最近几天,家用小冰柜的销量突然大涨。不得不提的故事背景是——上个月,市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新增,唐山实行了历时20天的临时性全域封控管理,直到4月11日才解除。解封后的这几天,100-200升的家用小冰柜线下销售量反常地出现了小高峰,他负责的区域同比大约上升了5%-10%。
“经历了之后,人们的囤货意识才开始强烈了,以前没有这个意识。”他说。
冷柜销售量的季节性很明显,春节之前囤年货、暑期对冷鲜的需求高,春季属于淡季,以往都是半停滞状态,从没出现过像现在这样火热的情况。根据《经济观察报》《财经天下》周刊报道,苏宁、国美的3、4月冰箱冷柜销量环比涨幅都在40%左右。大家电市场持续低迷的几年来,这些家用制冷产品从未收获过如此空前的关注度。
中怡康(GfK)数据显示,2022年第15周全国线下冰柜品类销量同比增长19.9%,销售额同比增长29%,其中上海地区的销量同比更是增长150%以上。消费者对于冰箱、冷柜的需求,厂商方面也能明显感受到。根据京东数据,近一周冰箱下单量排名前五的城市是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深圳。在三线开外的小城,抢购冷柜也不是什么新鲜现象。
一个又一个城市接连按下暂停键,囤货需求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比任何时候都要近。前几天,山西省太原市遭受了突然的封控——清徐县物流园暴发疫情,“快递疫情链”导致几十人感染,六城区全部封闭,只进不出;4月以来,广州市新增了几十例本土确诊病例,根据官方发布的消息,白云区、天河区等地的封控区还在不断新增;4月16日,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63号通告,对航空港部分区域实行封控管理,封控区内全体人员郑州健康码赋红码,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措施;同一天的苏州新增阳性感染者13例,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谁也不知道城市会在哪天突然停摆。
一份冷柜购买指南
在卖场和电商平台寻找小冷柜的收获颇丰,我已经可以给出一份简易的冷柜购买指南:
1. 独居人群和小夫妻可以选择100-150升的家用小冷柜,长和宽一般都在半米左右,不会占用太大空间。容量大概能放30-40盒速冻水饺,全部放肉的话在90斤左右。按照保证每周能吃上红烧肉、炒菜正常放肉的情况,这些肉可以维持两口人半年的生活。
2. 如果你家里有三口人甚至更多,且房子空间不受限的话,可以考虑200升以上的家用冷柜。这个规格的冷柜,内部空间更便于发挥,可以直接放下羊腿。但我更建议买一些收纳篮,既防串味又能免于翻找的苦恼。如果你不是冰箱富翁,速冻食品可以拆开保鲜袋装,最大限度地节省宝贵的冷冻空间。
3. 单温区冷柜只能在冷藏和冷冻功能中选择其一,双温区冷柜可以同时实现冷藏和冷冻。如果家里本来有正在使用的冰箱,只是考虑到冷冻室空间不足、无法实现囤货需求这一点的话,购买单温区冷柜完全可以满足。
4. 最近立式冷柜非常流行,分层抽屉可以收纳不同的食物,侧开门的设计相较于卧式来说也更便于拿取,你还可以在冷柜顶上放置物盒进行收纳。
5. 现在的冰箱和冷柜基本都开发了减霜功能,能够极大省去除霜的麻烦。
6. 新鲜绿叶菜一般无法在冷柜中储存超过一周,可以选择番茄、西葫芦等瓜果类,或者西兰花、胡萝卜等质地比较致密的蔬菜,在尽可能排气锁水、避免挤压的情况下,它们在冷冻中可以存放半个月以上。也可以直接买经过急冻处理过的水果蔬菜。
那天,从卖场出来的时候接近中午十二点,太阳很高。这一天不算热,风有点大,扑面把我的头发吹乱。离开卖场之后,我开始在购物软件上搜索100升的小冷柜。要冻一些肉,猪骨、牛排、鸡翅、鱼和虾;速冻水饺、汤圆、手抓饼这类速食虽然占空间,但也多少要备一些;水果和青菜不能保存太久,得买一些脱水蔬菜、真空包装的青豆和玉米粒;最好还要留一小块地方,放我爱吃的甜食和冰激凌……当我开始想象拥有自己的小冷柜之后的场景,不对它心动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在疫情还没有消散的今天,真正把握在自己手里的,似乎只有塞得满满当当的冰柜——那是还能关心粮食和蔬菜,拥有平凡、美好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