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链条极长,涉及行业甚广,集成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如同一组组精准的齿轮,彼此配合,让一辆辆汽车顺利地驶下生产线。
如今的上海正在经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袭扰。
4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上海市疫情处于高峰期,累计报告感染者超过90000例,发生较多的社区传播,并外溢到多省多市,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据上海市卫健委官网,4月4日上海放弃了此前制定的分片分批核酸策略,在全市开展核酸筛查,4日、5日两日上海报告新增本土新冠感染者超3万例,6日上海市又再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镇,疫情冲击波不会局限于上海本地,还会扩散至长三角乃至全国。
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积极展开生产自救,推行线上办公,在快递受阻的情况下,采用云技术远程协作,开发新产品;线下与时间赛跑,员工志愿组成先锋队,驻厂闭环生产,努力消弭负面影响。
地方政府也在行动,上海市嘉定区设立保障专班,出台指引手册和管控方案,帮助重点企业构建安全的生产环境,让符合条件的员工返厂到岗。并为相关企业申请通行证,保障上下游供应链安全。
上海汽车业熄火了吗
上海在中国汽车版图里有多重要?
2021全年,上海市汽车产量283.3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产值达758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1.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汽车产量为2652.8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8%。
从产量上看,上海在全国汽车总产量份额里占了一成;从销量看,上海是全国新车销量第一大城市。根据新车交强险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市累计新车销量达到73.67万辆,同比增长11.5%。
量大质优是上海汽车工业的底色。
2021年全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63.2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0%,产值1772.6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同期,上海销售新能源汽车25.4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5%,累计推广数量达到67.7万辆,推广总规模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除了体量,上海更承载着汽车产业技术向上突破的先锋作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是汽车新的核心价值所在。上海为此做出了清晰的规划,加速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120万辆,产值突破3500亿元,在新增销售车辆中纯电动占比超50%。
2021年5月,住建部与工信部将上海市列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一批试点城市。上海将深度融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并将经验示范推广。
如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上海汽车工业面临重大考验。
对于总部在上海的上汽系来说,影响不小。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等工厂减产甚至直接暂停生产。
在上海没有实施全域静态管理之前,上汽大众曾在安亭工厂内安排了部分工人闭环生产;后伴随上海疫情形势严峻,零部件供应波动,上汽大众上海工厂进入停产。
上海工厂本身也是海外多家汽车集团的重要支撑。公开数据显示,上汽大众在2021年共售出134.3万辆新车(不含斯柯达),占据大众集团全球销量的15%以上。
受防疫政策影响,特斯拉于3月28日起暂停其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生产。分析人士指出,按照日均生产2000辆汽车的产能计算,停产将影响近3万辆特斯拉汽车的生产,进一步拉长特斯拉的提车周期,进而波及终端售价。
位于上海临港重装备产业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规模超过86万平方米,2021年产能为45万辆,为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也是特斯拉首个美国以外的超级工厂。2021年全球一半的特斯拉汽车在此生产。
封控期间上海汽车工业熄火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目前上海的各家车企,因地制宜展开生产自救,开展线上办公,彼此协调沟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维持着线下的有限生产。
线上办公的效率如何
上汽乘用车质保部正在进行的一个新项目,需要更换某个零部件,因为该零部件的造型复杂,加工难度大,以往需要供应商寄来评审样品。受疫情影响,样品无法及时收到。
为了不影响项目开发进度,上汽乘用车质保部想到了“视频验货”,利用上汽乘用车iLink数字化平台,通过远程高清视频进行样品、制版方案评估,并督促供应商持续改进,确定了疫情期的后续工作方案。
iLink“是一个“工业电商”平台,能够实现供应链物流管控,质量、研发、采购业务网络的协同,满足了主机厂与供应商之间的及时沟通对接的需求。此外,外部企业还可以通过软件订阅的形式使用该平台,管理自己的供应链体系。
挪到线上的还有车企们的各种活动。按照惯例,每年三四月是车企们集中亮相新产品的日子。受疫情影响,四月的北京车展延期,而上海正在进行的封控管理,让车企原本筹备的线下活动不得不取消。
3月25日,由上汽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以及张江高科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内部讨论决定重新拍一支视频,此时距离活动举办只剩四天。智己汽车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受上海疫情影响,此前已经改成线上活动,但随着封控不断严格,之前的内容设计不再适用。
“25日确定要拍视频,26日出了内容大纲和台本,27日拍摄,28日剪辑。”3月29日,这支视频终于如期上线。
智己汽车相关人士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之前已经规划了线下试驾等体验活动,因为疫情一直在推迟。如果接下来情况没有好转,只能继续规划新的线上活动来填补空白。
疫情造成的线下停摆,令车企们的售前售后服务无法直接触达,有的车企便利用这一时间开始了线上培训和营销活动。
蔚来汽车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4月1日至4月3日,蔚来上海为服务专员们提供了体系化的线上服务指导和技能培训。3月至今,蔚来汽车上海区域共进行了39场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超过二十万,内容涉及用车、保养、购车等。
但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重新规划的。2020年至今,疫情已有两年,车企们在断断续续的线上办公中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经验。
主打高端豪华电动车的高合汽车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过去两年,公司从内部OA的线上审批、无纸化操作,到企业微信、腾讯会议,再到飞书办公软件等的上线应用,陆续完善了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和电子化流程。因此2022年初的上海抗疫期间,无论是驻扎园区还是居家办公,公司办公系统都能正常推进。
威马在疫情初期就准备了预案,将主要运营管理工作转为线上形式,安排员工居家办公,并设置来IT专员24小时值守,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上汽乘用车则通过扩容专线带宽,增加VPN并发数等措施,提升线上办公效率。
切换到线上办公,对于有的车企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大陆集团从2016年开始试运行居家灵活办公,在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至今,总结了大量居家办公、团队合作、线上员工管理和激励等方面的经验和举措,在公司内部推广,帮助员工认识“后疫情时代”给公司业务和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
“居家办公期间,大家更会合理安排自己时间,效率没受影响。”集度是一家由百度发起成立,并由吉利战略投资的汽车机器人创业公司。集度汽车公关负责人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开会、审批、写文档都能在内部线上协同工作系统上搞定,线上办公时,大家都会把时间先安排好,避免讨论被临时插入的事情打断。
上汽乘用车则打造两个平台。一个是上文所说的iLink平台,另一个是汽车行业首个5G技术IoT(物联网)平台,可实现全局可视。该平台面向企业内部,能够实时采集、预警、响应不同部门的相应数据,提升业务运营效率。
线下与时间赛跑
3月27日晚11时,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自贸区内,首批飞凡R7 PPV预制量产车终于装车发运,目的地是100公里外的嘉定区安亭。
深夜装车发运,是为了和封控抢时间。
3月28日5时起,上海市以黄浦江为界分批分区实施核酸筛查。第一批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先行实施封控,开展核酸筛查,4月1日5时解封;第二批,4月1日3时至4月5日3时,对浦西地区实施封控。封控区域内,所有企业实施封闭生产或居家办公,所有高速公路收费站临时关闭,过江隧桥暂停通行。
3月27日晚,在看到封控消息后,上汽旗下的中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飞凡汽车产品技术中心项目管理团队工程师李冬冬迅速上报,紧急拉动工程、制造、物流等多方资源,协调汽车运输事宜。
飞凡汽车即将开展后续的汽车验证测试工作,需要将车辆从浦东的临港生产工厂运到浦西地区安亭的测试基地。要想确保后续测试顺利进行,就要赶在封控实施前,将汽车运离浦东。
经过多方努力,3月28日凌晨1时,这批汽车到达了浦西的测试基地。
不止有离开临港的身影,也有前往临港的身影。
同样是在3月27日的夜晚,由28名智己汽车员工组成的保供“突击队”正在临港的生产工厂忙碌。
现在是智己汽车的关键时期,按照智己汽车此前的计划,新车将在4月底正式进行交付。智己汽车质量交付部总监金蔚丰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为了确保正常交付,自己几个月来时常待在工厂。但随着上海疫情日渐严重,被封闭管控的地区增多,工程、质保、供应商管理等五个小分队的同事陆陆续续从时常待在工厂变成了长住工厂。金蔚丰更是从3月8日待到了现在,“一直没回家”。
24小时和同事们形影不离的生活,也让金蔚丰的工作纬度多了起来。“我白天需要带领28人团队完成交付任务,晚上还要做政委。”和员工谈心,组织资源为员工家属送菜等等是金蔚丰时常经历的。金蔚丰说,他最近在协调解决的事情,是为值夜班的同事申请夜宵和咖啡。
“总体而言就是下锅的菜有了,锅有了,烧菜的厨子也有了,准备情况非常充分。”谈起智己汽车的生产现状,金蔚丰表示,3月的交付数量和计划一致,4月的零件物料也准备就绪。此外,为了应对国内外疫情和各种突发情况,从去年4月开始,智己汽车制定了定期跟踪机制,每天甚至每半天会有通气沟通会,来及时协调现有资源应对变化。
供应链如何应急处置
上海疫情影响了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生产规划。
在过去两年,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车企,有了冗余库存做备份的经验:比如重新设置厂区安全库存,调整原有备货计划。根据零部件库存和零部件供应商生产计划,灵活调整生产计划,保证量产交付。
像这样有零部件库存准备的还有哪吒汽车、上汽乘用车等。哪吒汽车方面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哪吒汽车零部件有安全库存,部分供应商提供的库存多达七天,目前并未受到重大影响。
上汽乘用车方面表示,目前,公司成立了保供小组,紧急抢运关键零部件,配合周边园区的供货,确保零部件不断供;另一方面,临港基地提前储备了4万平的库存,即便在完全“断供”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生产。
不是所有车企都这么幸运。3月以来,特斯拉上海工厂多次宣布停产,距离3月28日最近一次宣布停产已经一周有余,截至4月7日依旧没有复产。上汽大众方面则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4月1至5日,安亭生产基地按计划开展设备维修、工厂改造等项目。
受制于疫情和零部件紧缺影响的也有外地车企。比如威马汽车位于浙江温州和湖北黄冈的智能制造基地。目前,威马EX5、W6等主力在售车型每月订单近万,大部分均无法短期交付。
威马汽车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为了保障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公司一方面与供应商沟通,主动蹲守;另一方面,基于长远考虑,也计划采取国产化替代方案,目前已和一些国产供应商进行接触。
“车企普遍零部件库存深度不够,外地有的车企被迫停线生产。”一位零部件企业公司负责人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整车厂开始找别的供应商,订单都要丢了。
供应商产能下降的应急举措,自然不是长久之计。如今,不能一次性大批量进口而只能小批量分多次进口,容易产生加急运输和成本上升的情况。
物流成为最大挑战。
上海近期疫情形势严峻。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所在地,上海的集装箱货物运转因此受到直接影响。
据上海道路运输管理局发布的通知,3月29日起,涉及上海港进港运输的集装箱车辆,需持有上港集团发放的电子防疫通行证,而获得通行证的条件是,集装箱卡车司机(以下简称集卡司机)同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24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证明。
不过,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龚建伟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上海市内的集卡运输受影响不大。现在更多的问题是长三角地区的很多地方对上海来的车辆采取直接劝返。
据了解,从3月28日开始,江苏、浙江、安徽3省的多个地区的高速出口对上海车辆管控措施再升级,铜陵、诸暨、镇江、丹阳等地直接劝返,仙居则对来自上海的集卡司机实施下高速后直接隔离。
“现在最要命的问题是物流,东西运不走。”一位外资零部件供应商的人士给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分享了这样一个情况:在上海封闭前,公司的零件上了高速,到了收费站,对方看车辆来自上海不放行。最终,下游车企只能叫叉车来卸货转运进城,运输成本比部件都高。
这就要求车企必须及时调整运输路线,并针对新的运输路线在途时间重新设置厂区安全库存,原有备货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
供应链企业的应急处置变得“常态化”。一家国际知名零部件企业相关人士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公司成立了应急小组,协调解决供应链、客户保供等问题。在各家工厂和物流分拨中心间调度运输成品和半成品。
地方政府在积极行动。督促企业落实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推进符合健康条件的企业员工到岗到位,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上海市嘉定区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工作指引和管控方案,为中地区你也提供稳产防疫指导,落实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推进符合条件的员工到岗,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为支持相关企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多家企业开具跨省商请函,请求市经信委开具往返江浙地区的上海重要生产物资保障通行证等,助力企业全力生产。
“非常感谢上海政府在疫情期间推出的助企纾困措施,希望能将其持续下去,”多位零部件企业人士在接受出行一客(ID:carcaijing)采访时介绍称,希望地方政府都能保证企业生产物料供给的通行证,出台更多帮助企业抗疫情促发展的政策,例如疫情期间的税收、社会保险等的优惠措施。
“风雨过后自然会见彩虹,2022年已经过了1/3,我们不能重启,那就等疫情结束迎头赶上,能追回来一点是一点。”一位供应链企业高管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