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的下一站在哪? 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出路是什么?

时间:2022-05-16 14:13:13来源:腾讯网

何小鹏说,他和李斌、李想有个群,“群里经常会讨论一些政策、市场相关的话题”。

的一系列操作,印证了三个中年男人彼此之间是有一些默契在的。

小鹏汽车把促销政策迭代的日期定在2022年5月9日,品牌旗下部分车型配置、价格及权益的调整,回收充电福利,转而让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免费向更多用户开放。

5月10日,蔚来和理想同天官宣"低价"车型战略。

只不过,李斌认为一个品牌无法把价位战线拉的太长,所以蔚来会启用新品牌做中高端产品;而李想信奉“苹果路径”,决定复制iphone 12系列的机海战术,让不同预算的消费者进了店就别想空手出门。

对于企业来说,这些转变的目的无非降本和增效。

“用爱发电”的少年热血时期过去,疫情和供应链提出了新的难题,在获得一定行业地位后,三家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中年奋斗史。

NO.1

[ 福利呼叫转移]

把免费的“充电套餐”下架,换成辅助驾驶大礼包,新车主觉得赚翻了,小鹏赢麻了。

一句话概括小鹏购车权益变更,就是部分新用户可以免费使用辅助驾驶软件,而所有新用户都无法享受免费充电和免费家充桩的权益。

从用户的发声来看,大部分人觉得一升一降的权益不亏。2022年初提车加买NGP的车主说,“我觉得不管是免费电和充电桩,还是NGP,它们的成本都是打包到车价里了,所以个人觉得还是送软件好”。

业内人士表示,“每一个充电桩和免费充电都是有额外成本的,而软件部分很容易复制,又因为所有车辆都有硬件,所以免费给,等于节约了一大部分支出”。

同时来自用户的庞大驾驶数据,是催熟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际上,现在整体行业的情况不算乐观。2022年第一季度,IDC(国际数据公司)给出的L2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为23.2%,可见整体新车用户对辅助驾驶的接受程度并不高。

虽然小鹏在去年10月自称XPILOT 3.0激活率已经达到59.29%,但它对辅助驾驶的投入也相当巨大。此时加大该功能的优惠力度,以便乘胜追击,让“小鹏=智能汽车”的标签深入人心,为未来的销量打下基础。

权益逻辑的换防,意味着小鹏的销售意志从“电动”转向了“智能”。类似的转变更早发生在蔚来身上。

2021年10月12日,0点后订购蔚来车的用户不再享受老车主的无限次免费换电权益,改为每月前6次换电收取差额电费,免收服务费;或者放弃家充桩,换得每月前6次换电免费。

蔚来的换电服务一直是用户看中的配置,当时权益变更的消息一出,老用户直呼“早买早享受”,新用户更多也表示理解,毕竟随着换电站数量增多,车主享受“电区房(距离换电站3公里以内的住宅)”的范围越来越大,为便捷付费是合理的。

在那之后,蔚来今年交付的旗舰车型ET7也标配了NIO Pilot精选包内的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等功能,后者在套餐中的价格是680元/月。

关于辅助驾驶免费的机制,理想也帮两个友商趟过路。

去年理想one年度改款时,李想宣布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永久免费。

而免费的辅助驾驶能够急速上量随之得到印证,截至2021年年底,激活了NOA导航辅助驾驶的理想ONE超过6万台,这一数据当时号称是其他品牌的导航辅助驾驶之和。

或许,电驱动的推广期已过,智能化的限时体验环节到来。新造车用福利转移,引导用户帮忙完成企业的OKR。

NO.2

[ 新造车组团“沉入”红海]

不管是电动还是智能,限时免费的意义都在于让更多人用起来,这也是汽车行业唯一的真理——规模。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上,规模绝不在于收割中产。于是,高端起步的蔚来和理想都将推出针对大众市场价位的产品。

5月10日,蔚来借合肥经开区的渠道公布了新品牌计划。

合肥经开区与蔚来合作的NeoPark产业园区整车二期项目宣布将导入蔚来集团旗下全新中高端品牌智能电动汽车产品,计划2024年建成投产。

蔚来这次直接挑明了与大众和特斯拉对垒,这一战很直接。

与李想不同,李斌的想法是,“一个品牌能够支撑的车型和价位是有限的,蔚来的高端定位决定了其不能将更低价、低定位的车型全部集中在一个品牌上,因此蔚来会选择用新的品牌来进入3万~5万美元的市场”。

同一天,李想在5月10日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目前理想汽车的价格区间“既可以向上一步打 40万~50 万元区间,也可以向下一步探入 20万~30 万元价格区间”。

而从他之前的发言来看,理想有可能下探到15万的低价上。

“理想未来将在每一个价格区间放一款重量级产品,同时有纯电和增程,与 iPhone 非常类似,针对不同的价位,借助一套有效的技术台,推出不同的Pro、ProMax、Mini等一系列不同产品,在不同的价位,精准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从理想汽车以往的步调来看,L9之后的中端车型大概也要等到2024年左右了。

李斌曾对时间线做了个划分,“从2019到2024年叫资格赛阶段,2024、2025年以后是真正的决赛阶段”。

所以,新造车早晚都要来到这片红海,进入规模战的决赛圈。

3万~5万美元是智能电动入门车型聚集地,那里不仅有特斯拉和大众,还有一大票积极实现着弯道超车的国产品牌。

虽然4月在疫情的支配下异常魔幻,但比亚迪却实现了同比增长136.5%,这还是在仅销售新能源车型的情况之下。

极氪、岚图等背靠大树的新品牌信心满满,还有自家兄弟小鹏、零跑和哪吒“骑墙”,这下沉战场的空间相当局促。

对于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可控和收益。

新造车的品牌运营为车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情绪价值,这也让汽车圈卷起来了。在传统车企忙着为用户运营补课时,新造车又攻向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收益腹地。

不过,促销力度的减弱是企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可以预见用户对于新造车的宽容度也会跟着走低,新造车将不能再用“年轻”粉饰大大小小的失误。

去年,蔚小理都完成了十万销量的原始积累,于是它们开始加速从梦想和誓言走到柴米与油盐。

    推荐阅读
    精华推荐
    一周热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