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资讯丨国际化矿业巨头的成长之路:洛阳钼业这十年

时间:2022-10-09 15:47:35来源:证券之星

今年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30万辆,达到30.8万辆,同比增长6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速更是超过82%。

当下,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车产业正在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行业对锂金属、镍金属、钴金属等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如何保证这些资源的稳定供给,是新能源车等产业发展的需要。


(相关资料图)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尤其是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洛阳钼业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及稀有金属矿产生产商。更值得关注的是,洛阳钼业的高速发展不仅对公司自身意义重大,客观上也为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安全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营收十年增长近30倍背后:逆周期全球布局资源

今年10月8日是洛阳钼业在A股上市十周年的日子。十年来,洛阳钼业已然成长为国际化矿业巨头。根据公开财报,从利润表来看,2012年,公司营收为57.11亿元,到2021年时,这一数字已高达1738.63亿元,涨幅高达29.44倍;同期净利润也由2012年的10.5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1.06亿元,上涨386.28%。

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再次实现上涨。2022年上半年,洛阳钼业营收为917.67亿元,同比增长8.20%,净利润达到41.48亿元,同比增长72.91%。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2012年,公司总资产为157.49亿元,到2022年6月底时,总资产已高达1553.99亿元,总资产扩大了8.87倍。

业内人士认为,快速扩张背后,是洛阳钼业“走出去”,坚持国际化战略,更是因为其对矿业行业的发展规律有深刻的理解,即一家矿业公司始终要不断地在全球布局好资源,这才是向前发展的根本。

2013年-2017年,在大宗商品价格疲弱的不同时间点,公司逆周期扩张,大力收购海外矿山资源市场。其中,2013年出资8.2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金矿80%矿权,尤其是2015年之后,在大宗商品5年熊市底部逆周期发力,2016年以15亿美元收购英美资源的巴西铌磷板块,2016和2017年先后以总共37.86亿美元收购TFM铜钴矿80%矿权,成为了真正的国际化矿业集团。

2018年,洛阳钼业出资5.18亿美元收购IXM(埃珂森)100%股权,实现了向金属贸易业务的延伸,2019年参股华越镍钴30%股权,初步布局新能源金属镍,2020年以5.5亿美元获得KFM铜钴矿95%矿权。

两次混改造就多赢格局:既有经济效益,又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事实上,敢于“走出去”进行国际化布局,还有洛阳钼业的一个前置性举措:公司治理和管理的改革。

据了解,洛阳钼业曾实施过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2004年,洛阳钼业为走出发展困境,引入鸿商集团,公司的经营机制成为国有控股民营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市场再次下行,洛阳钼业的体制弊端再次显现。2013年开始,鸿商集团通过二级市场增持洛阳钼业H股股份,公司控股股东由洛矿集团转变为鸿商集团,鸿商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自此,洛阳钼业进入了“政府引导、国资参股、民资控股,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在上述体系下,公司在国际化扩张的过程中也会针对性地瞄准国家稀缺资源品种。比如,钴、铌均为国内战略性稀缺资源,钴在电池、高温合金等新兴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钴资源贫乏国,国内资源储量占比仅为1.11%;铌则主要应用于合金领域,是不锈钢等高级特钢不可缺少的添加剂。洛阳钼业通过收购境外的钴、铌矿产资源,客观上保障了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事实上,混合所有制改革还让洛阳钼业进一步降本增效。继2020年提前完成3年5亿美元的降本目标后,公司持续发挥低成本运营优势,2021年矿山采掘及加工板块生产运营成本同比降本增效超16亿元。据财报,2021年公司销售费率0.05%,同比下降28.57%;管理费率1.05%,同比下降21.05%。

洛阳钼业总裁孙瑞文曾表示,公司不但要有世界级的资源、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掌握重要资源的定价权,还要拥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队伍、管理架构、运营效率、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在铜、钴、镍等新能源金属以及钼、钨、铌等特色金属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据了解,洛阳钼业“5233”管理架构目前已落地,组织升级和文化重塑基本完成,集团总部职能逐步完善;集团实现管理流程再造,全球一体化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全面开启信息化系统建设,搭建全球数字化管控平台。

除了自身改革,洛阳钼业还获得了国内资本市场的助力。2016年,公司在发起两项重大境外并购业务的同时,推出180亿元的A股定增预案,由于洛阳钼业并购项目优质,融资方案得以迅速获批,并于2017年完成发行,获配机构涵盖了涵盖大型国有投资机构、战略投资机构以及大型公募基金,极大优化了公司财务结构和股权结构。

行业可持续发展借鉴:ESG领跑国内矿业界

高速成长的洛阳钼业还通过高分红回报投资者。据统计,2012年-2021年,洛阳钼业累计实现净利润266.11亿元,累计现金分红高达109.86亿元,分红率为41.29%。

其实,不只是通过高分红回报投资者,洛阳钼业同样在打造与人、环境相契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据悉,洛阳钼业在国内,致力于公益扶贫、爱心助教、抗灾救灾等社会慈善活动,不断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捐资助力,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目前已累计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超过3亿元。

此外,洛阳钼业还在全球各运营地,积极参与当地的扶贫、医疗卫生、教育、农业等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人带来清洁的水源,照明的电力,持续的收入来源和更好的医疗、教育条件,在全球范围内经济贡献总额超过1140亿元。

对此,洛阳钼业方面透露,其2021年MSCIESG评级由2020年的BBB级上调至A级,与力拓、必和必拓、英美资源同级,领跑国内外矿业界。摩根士丹利ESG评级2022年5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显示,洛阳钼业的ESG绩效继续保持为A级,领跑国内矿业界的ESG排名,在最新的ESG评级报告中,公司治理能力优秀,超过74%的全球同行和93%的国内同行。

能源转型带来新契机:市场期待新能源上游资源增益效应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洛阳钼业在中国境内合计拥有钼矿石资源量13.05亿吨,平均品位0.119%;NPM铜金矿矿石资源量2.49亿吨,铜品位0.55%,金品位0.24g/t;TFM铜钴矿石资源量8.45亿吨,铜品位2.9%,钴品位0.29%;巴西铌磷矿铌矿石资源量5.67亿吨,平均品位0.43%,磷矿石资源量4.29亿吨,平均品位11.6%。目前,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钨、钴、铌、钼生产商和重要的铜生产商,也是巴西领先的磷肥生产商。

再进行横向比较,公司保有铜资源量3241万吨,居国内第二位,2021年铜矿产量23.3万吨,居A股上市公司第二位;公司保有钴资源量555万吨,2021年钴产量1.85万吨,仅次于嘉能可,居全球第二位。

海通国际的研报则称,洛阳钼业旗下KFM项目在2023上半年达产后,将增加铜年均产量9万吨、钴年均产量3万吨。这意味着,2023年上半年,公司钴产能有望达到6.7万吨,洛阳钼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三元正极材料产量的提升,成为钴需求领域中增速最快的版块。2021年中国NCM正极材料电池的钴消费量为3.92万吨,同比增幅达96%。根据安泰科统计,2021年全球钴消费量为16.5万吨,同比增长17.1%。中国钴消费总量11.1万吨,同比增加28.6%。

今年9月底,洛阳钼业发布公告称,宁德时代通过子公司增资,从而获得洛阳钼业24.68%股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有研报称,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入股洛阳钼业,无疑将使得公司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另外,中国作为基建和制造业大国,铜消费占全球近50%。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是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清洁能源对导电体的需求远大于传统化石能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传统燃煤电厂或燃气电厂每兆瓦装机容量用铜约1.1吨,而每兆瓦核电用铜1.5吨,每兆瓦光伏或陆上风电用铜约3吨,海上风电每兆瓦用铜达8吨。以光伏领域用铜为例,国信证券研报称,按每兆瓦光伏装机用铜3吨测算,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用铜47.6万吨,到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用铜量达到109.4万吨,2021-2025年光伏领域用铜年均复合增速达23.1%。

在国际局势日趋复杂、中国产业整体持续升级、中国碳中和战略持续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洛阳钼业手握的巨量矿产稀缺资源,是中国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产业链的安全保障。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链体系化优势的逐步显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必将实现更大地发展,而作为产业链重要一环的洛阳钼业,也将进一步获得行业和产业的发展红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我们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邮箱:contactus@stockstar.com 处理时间:9:00—17:00。

关键词: 洛阳钼业 同比增长 矿石资源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精华推荐
    一周热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