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教授完成了我国首台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孔手术机器人外科手术。这是国产单孔机器人在外科领域的首例应用,标志着我国机器人手术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接受这次手术的是一位来自东北的老人,今年62岁。半年前,持续的腹痛和便血让他预感不好。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瑞金医院检查。一番检查下来,诊断结果是:乙状结肠癌。
乙状结肠癌是一种恶性度较高的肿瘤,60—70岁年龄人群发病率最高,早期不易发现;经过术前检查和评估,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效果。
单孔机器人手术对病人而言,只需在腹部做3-4厘米切开,即可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对于恶性肿瘤病人来说,心理恢复上也更加具有优势。
这次的手术机器人由术锐公司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等高校和医院自主研发,由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掌握了全链条关键技术和全方位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经申请中外发明专利110余项。
3月8日下午,由瑞金医院副院长、普外科赵任教授,以及刘坤、施毅卿、宋子甲医生组成手术团队,给这位老人实施手术。赵主任坐在操控台上,在病人的肚脐右方做了3.5厘米切口,以专用多通道鞘管置入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的3D内窥镜和3支蛇形手术工具,组织抓钳、双极抓钳和单极弯剪等工具在他的全程操控下精准地活动着:探查腹腔,拨开小肠,定位乙状结肠,然后沿中间入路进行牵拉暴露,打开乙状结肠系膜根部,游离血管,双重结扎后离断肠系膜下动脉,继续分离结肠系膜,直至切割闭合远端结肠……一连串操作如行云流水。
经过2个多小时的手术,老人的肿瘤被完整切除,周围的淋巴结也被彻底清扫,创口只有一个“小洞”,出血量仅10毫升。
据悉,单孔手术机器人是研制难度很高的手术机器人,此前,仅有美国的达芬奇单孔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但由于该手术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尚未允许向中国市场销售。该国产手术机器人使用国际先进的单孔技术,相比于达芬奇单孔手术机器人尚需在患者肚脐旁侧布置多个辅助孔和手术切口来协助操作,它只用一个皮肤切口(3—4厘米)置入手术工具即可完成手术;由于全程国产化,在对病人创伤进一步减小的基础上,费用相比进口机器人也可以减少 30%到50%。真正做到了“尚未进口、即已替代”,摆脱了国外机器人系统的卡脖子技术制约,具有操作流畅、动作精准、综合性能表现优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