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在“新能源车遍地跑”的深圳,举办了一场名为“新能源·新动力·新未来”的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主题交流活动,该活动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得到了证券时报、深圳市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
(资料图)
金融如何更好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又有哪些新趋势?本次活动汇聚了多位行业专家、上市公司高管,共话新能源时代的发展新机遇。
除了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本次活动还设立了资本市场助力新能源行业闭门座谈会、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交流会活动,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切实助力。
金融助推,新能源行业跑出“加速度”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 王新东)
“深圳现在的公交、出租、网约车电动化率100%,公共领域电动化的水平位于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88万辆,从去年起至今新车电动化渗透率持续超过60%,这个指标也是全国第一。”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新东在交流活动中表示。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 刘翠兰)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刘翠兰认为,新能源与智能汽车领域借助资本市场激发了双赢格局。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链上市公司对自身的优势、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都充满了信心。今年上半年有20多家新能源上市公司回购了公司股份,充分展现了在优化资本结构、保护投资者、尊重投资者等方面的责任担当。
据了解,目前深圳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领头羊,形成了包括整车制造、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在内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为何深圳乃至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实现蓬勃发展?这离不开金融的助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总体来看,深圳金融业以不到3%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六分之一的GDP和四分之一的税收。过去几年,深圳的金融业充分发挥了经济压舱石的作用,为经济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王新东说。
(证券时报社党委委员、社长助理 朱丽)
证券时报社党委委员、社长助理朱丽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成就来之不易,其中蕴含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政府各部门先后推出70余项支持政策措施,才推动建立了结构完整、有机协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并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形成新能源汽车与相关行业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贡献了中国力量。
大咖云集,共话新时代产业发展机遇
如果说金融是“钢”,那么在金融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找准推动行业发展的新技术,看清行业发展新趋势。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新型电池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菲表示,锂电池目前存在电池成本高、能量密度接近理论极限等挑战,而钠电池在成本、安全性和低温性能方面具备一定比较优势。
杜菲认为,从成本与低温性能方面看,钠电池在部分场景可以取代磷酸铁锂电池。预计未来几年内钠电池可实现规模化生产与应用,并切入规模储能市场。
除了电池领域正在发生的技术创新之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也在经历变革。广汽埃安董事会秘书刘飞雷表示:“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战国时代’,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聚焦。”
刘飞雷认为,2023年汽车市场价格战进入白热化,市场竞争进入“淘汰赛”阶段,未来将形成3-5家一流的头部企业。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前五大品牌占据了50.1%的市场销量,预计2030年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销量。
而在激烈竞争之下,汽车和车企也开始需要“更加聪明的大脑”。来自阿里云智能集团的孙勇表示,在2022年11月,阿里云就发布了汽车云,包括智联云、智造云、营销云,从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助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2023年8月,阿里汽车云进行了升级,形成了智能驾驶云、智能网联云、智能座舱大模型、智能制造云、智能营销云在内的“一横五纵”体系。
除此之外,自动驾驶技术也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来自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的宋德王表示,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L4级的智能驾驶汽车将在2025年规模化出现。未来三年,汽车产业正进入智能化的关键“跨沟期”,中国企业需要和全球领先的企业去竞争,到2026年之后,高端的智能电动车将成为像高铁一样的中国名片。
整体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迈向新的竞争阶段,新技术的开发与孵化更需要金融业提供助力。刘翠兰表示,应善用中国有利的发展环境,实现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行业产投双升,为推动能源转型添砖加瓦。今年上半年,以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5%,快于全部投资8.7个百分点。希望以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成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为我国产业体系构建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责编:王昭丞校对:苏焕文
版权声明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