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暴涨调查:游资炒作下的供求失衡|深稿

时间:2023-07-03 12:08:22来源:大象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李昌/文 李晨昊/视频


【资料图】

70元钱每公斤的当归,如今涨到了220元,涨幅超200%;沙苑子的身价更是暴涨十多倍,过去一公斤20多元,如今涨到了270元!

近两月来,中药材市场热得发烫,不仅价格迎来普遍上涨,更是有数百味中药药价打破历史天花板。

受此影响,对于常年服用中药的患者来说药费增加,另一方面,中药材市场生意冷清,甚至有些签了定购合同的药商在赔钱交货。然而,药材收购大户却在冷库内囤积大量中药材,待价而沽……

多年来价格相对稳定的中药材,为何在近两月忽然“高烧”不退?这波异常的行情究竟会对整个中药材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近日,大象新闻记者通过探索中药材产地、存储基地,从市场销售环节到中药材进入医院、诊所的整条产业链,来解开这些疑问。

中药价格上涨,患者药费增加

长期来郑州为父亲拿中药的长葛南席镇村民魏淑霞,近两月明显感知到了中药价格有所上涨。

她告诉大象新闻记者,68岁的老父亲因患慢性胃炎、胃溃疡,“常年喝中药调理肠胃——喝西药不行,反应很大会呕吐。”

父亲服用的中药里,包含当归、藿香、白蔻、砂仁等药材。这些常用药材的价格与之前相比,均不同程度上涨,“两年前刚开始吃的时候,一个疗程的费用要700来块。去年涨到上千块钱。今年的药价直接翻了一倍,这俩月拿药都在1900多块钱!”

魏淑霞坦言,父亲服药的钱一直是她们姊妹四人共同承担,每人从最初的200元钱到现在每月要拿500多元钱,“我们姊妹都是种地的,都上有老下有小,负担确实很大。”

6月28日,大象新闻记者来到郑州市多家医院、药店,随机采访前来购买中药的患者,发现越是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对中药价格变化的感知越明显。

不仅如此,一些像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中成药,甚至还出现了一药难求的局面,患者直呼“有钱也买不到”。

超300个药材品种涨价,个别涨幅超200%

对于从5月初开始的这波中药材涨价潮,河南中医药大学特聘专家、春和堂中医诊所负责人尚飞表示,从业40多年从未见过。

“这两个月,(中药)价格热的发烫!70块钱每公斤的当归,现在涨到了220元;80(元)一公斤的党参,现在也涨到220元;沙苑子更是涨了10倍,过去都是20多块一公斤,现在涨到了270块。”

大象新闻记者通过药通网、中药材天地网等专业网站,对亳州、安国、成都、玉林几大交易市场常用大宗药材价格进行调查发现,有超过200个常规品种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

从具体品类来看,常见中药材当归、柴胡、党参、甘草、沙苑子、白芍、白术、连翘等价格涨幅居前。其中,当归产地的市场价格突破 190元/公斤,两个月涨幅超过 200%;三七和白术的月涨幅也超过60%。此外,珍稀中药材的涨幅也引人注目,2022年天然牛黄价格是 550元/克到600元/克,而近期天然牛黄的市场价格已突破千元/克。

面对自己常开的中药材全面涨价的情况,尚飞摇头叹息:“过去中药材价格也经常会有翻倍增长的情况,但像今年这样药材涨价幅度如此之大,涨价范围如此之多,实属罕见。”

中药材市场生意冷清,药商赔钱交货

中药材价格为何在今年,尤其是近两月忽然迎来“普涨”、“飞涨”?6月28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全国四大药都之一的禹州中药材市场一探究竟。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中药材价格持续升温,但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里却颇为冷清。一上午时间,几乎没有见到采购大宗药材的买家。

“没人买药正常啊,气温上升,药材市场就会进入淡季,”文祥药材行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的药太贵,很少有人采购,我们也不敢进货,怕价格忽然跌了砸手里。”他只能采购一些比较好卖、涨幅又不太高的药材品种销售,来规避价格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市场冷清,药价发烫,参之源虫草燕窝参茸大卖场老板郭军强也有同感,这种怪现状让今年的生意难以为继。

“我们在年前和医院都签的有供货合同,价格是固定的。如今中药材价格猛增,部分药材甚至出现了一日三价的情况,我们向医院打调价申请都来不及。”郭军强为了履行供货合同,有些药材只能赔钱出货,如果不能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按量提供的话,郭军强就需要承担高额违约金,“上半年粗略算了一下,估计会有20%的负利润率。”

每年都会亲自去全国各产地收购中药材的郭军强分析认为,中药材价格涨跌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受中药种植户、产地收购商、制药企业等多个环节影响。此外,还有天气灾害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中药材价格涨跌。

社会游资疯狂涌入,中药材交易地冷库基本占满

对于药材商的分析,禹州市药业商会会长贾少伟却表示:“他们并没有讲出重点!”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近期中药材价格暴涨,最大因素源自社会资金的涌入。

“今年4月份,我去山西采购药材,正巧遇到一个煤炭老板也在采购。单柴胡一个品种,他就买了上百吨”贾少伟回忆道。

对此,参之源药材大卖场负责人郑玉娟表示,药商之间也都在讨论,说今年到原产地进药的出现了很多生面孔,“在河北安国市场进药,比如肉苁蓉、锁阳这些品种‘下新货’,这些不明身份的人都是几十、上百吨的采购,甚至直接放话‘有多少进多少’。除了药厂外很少见药商有这么大的手笔。”

对于这些“生面孔”,贾少伟直言不讳地表示,有很多是拥有大量资本的地产老板或煤老板,他们收购药材后都囤积起来,低进高出。“安徽亳州作为全国中药材存储量最大的基地,冷库都已经被中药材囤满了。”

随后,大象记者以要存放20吨锁阳为名,拨打亳州多家冷库,均被告知已没有空位。三甲仓冷库接线人员透露,现在出仓的很少,最快也得半个月后才可能有冷库位置出租。

沃根元冷库是为数不多的尚有空位的冷库,接线人员表示,冷库价格已经从两个月前的280元/吨/年,涨到了均价400元/吨/年,“现在冷库里全都是药材,这个价格你犹豫,几天后你就是再出价也没有位置了。”

对种药农户短暂利好,却埋下长期隐患

同一条产业链上,总会几家欢喜几家愁。禹州张得乡凹郭村药农李爱罗,在田间地头就已经感受到了市场热度,他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

因为去年药材交易价格不错,李爱罗今年扩大了地里的药材种植面积,种了六亩防风和十几亩丹参。“咱也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价格,但听说今年行情不错,你像丹参去年十几元(每公斤),今年能翻一番。” 

她种植的六亩防风,要到11月份才能收获,现在已经有亳州市、安国市的几家药材收购商联系她提前订货,李爱罗想再比比价,看哪家药材收购商出的价高。

三门峡市灵宝县西闫乡的苦参种植户郭招招,也明显感知到了中药市场价格的波动。两个月前,苦参饮片统货的价格从13元每公斤涨到了17元。

往常,都是苦参种植户主动往药厂或中药材交易市场这些固定渠道送货。今年却有许多药材收购商主动找上门来订货,郭招招也主动打听过这些药商的身份,“他们有做地产的、有干运输的。但他们绝不是盲目购买,肯定经人指导后有计划地进行采购,对规格、属性都有所了解,购买量三十吨起步,上个月一个香料商人一次性收走了400吨货。”

“火爆的市场,短期内的确对中药产业有暂时的助推作用,但从长期看来,却埋下了价格下跌的隐患。”面对种植农户的喜悦,禹州市药业商会会长贾少伟冷静地分析道,七、八年前三七曾被人从几十块钱每公斤炒作到七、八百元,等市场恢复理性后,三七价格遭到重创,始终在百十元的低点徘徊,“我们行内有句话形容这种现象:一次涨价,三年恢复!”

进入6月以来,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亳州市中药饮片产业促进会,先后给中国中药协会递交《关于中药材市场价格异常增长的情况报告》,认为有社会游资或经销商联手操盘囤积药材,进行低进高出,致使中药材价格出现异常暴涨。

6月22日,中国中药协会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报了《中国中药协会关于近期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情况调研报告》,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维护中药材市场价格稳定,保障中医药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现在社会游资把中药材当成了一种‘理财产品’,甚至出现有人看哪种药没涨价,就赶紧囤积‘捡漏’。目前,贾少伟已向河南省中药材协会沟通反映中药材价格异常增长的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政策,遏制游资恶意炒作中药材的势头。

中药材价格疯涨了约半个多月后,老中医尚飞就做了一个决定,他将诊所内的中药价格,维持在涨价前的水平,“只有这样,我才安心给病人开药方。我之前进的货,都会按原来的价格出,未来进的货,也坚持不涨价——争取把这一轮中药材涨价潮熬过去吧。”

关键词:

    推荐阅读
    精华推荐
    一周热门
    热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