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广东是全国经济第一大省,也是工业第一大省。从原来的“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粤家电”,到如今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业不断迭代升级,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在新的高度挺起广东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今天(6月12日)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我们跟随记者走访广佛两地,探寻广东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迸发强劲活力。
提起广州,绕不开“汽车之城”的称号。走进广汽埃安的智能化生产车间,机械臂正在“飞舞”运作,智能造车的速度不断被刷新。在这里,60秒即可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中国第一条量产新能源超跑生产线也将在今年量产。
实现这样的智能制造,主要依赖于大数据的应用。智慧平台上,广汽埃安已经实现多地多工厂100%数据互联互通,生产模块开发周期比行业标准缩短30%。而在一辆辆新能源汽车的内部,隐藏着肉眼看不见的技术革新。
传统车企成功转型的原动力,来自深厚的产业链基础优势。目前,广汽埃安126家一级供应商及几百家上游供应链企业或项目省内配套已经成型。在产业集群“抱团”发力之下,广州汽车2022年产量超310万台,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形成以12家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1200多家零部件企业聚集、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的完整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不断往高端化迈进,而在广东的传统产业中,家电、陶瓷、食品饮料仍占较大比例。如何让传统老字号搭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位于佛山的这家酱油酿造企业率先作出探索。
沿着全流程生产线参观,5G、自动化等创新元素随处可见。原本要靠老师傅经验的传统工艺,已经转化成119道标准化的生产工序。
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变得不再“传统”。在广东工业设计城,自动烘干衣服的晾衣架、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小音箱……这些由多项专利构成的小产品正在成为“新国潮”。记者往展厅深处探索发现,这个原本以传统工业设计为主的园区,出现越来越多与医疗器械、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相关的创新设计。
工业设计如同产业发展链条上的“头脑担当”。为了将设计师的“脑力”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推力”,广东工业设计城通过“工业设计+新技术”的方式,形成“服务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服务体系,吸引国内外设计研发机构303家,累计知识产权数量增加至8695项,不断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产业集群升级、到产线升级、再到产品升级,广东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愈发走深走实。当前,广东高起点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9万家,去年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7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7家,推动1万家企业“小升规”、超过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