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因“创投”频上热搜 2025年全市股权投资机构达到400家

时间:2022-05-05 16:45:10来源:腾讯网

吸引外地创投机构落地是抓手,本土创投机构也应当自强。

4月,武汉因“创投”频上热搜。

先有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武汉市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机构聚焦武汉,力争到2025年,全市股权投资机构达到400家,国有股权投资机构引导带动股权投资规模达到300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达到5000亿元。

后有东湖高新区印发《关于打造中部地区风投创投中心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出台落户、股权投资、投早投小等奖励,以及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投入和鼓励国有企业参与风投创投等措施。

因何政策频出?武汉创投环境如何?创投机构将迎来哪些发展机遇?

创业之城,风投创投不强

回答以上问题之前,先看一组对比数据。

中国有哪些创业之城?答案里有武汉。

天眼查等联合发布的《青年创业城市活力报告(2021)》显示,从政府支持、资源禀赋、创业孵化等综合指标来看,武汉与北上广深等城市一起,位列“青年创业城市活力指数综合排序”TOP10。

武汉光谷高新大道

武汉在企业孵化方面表现突出。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截至3月中旬,武汉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超1300户,前两年的日均数分别是850余户和700余户。

然而,创业之城武汉的创投资源,相对就没这么“优秀”。

湖北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湖北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404家,在全国排名第12位。其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287家,注册地在武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352家。

“武汉排名估计与湖北整体排名差不多,在全国范围内相对靠后。”某本土创投基金公司负责人对支点财经记者说,“更关键的是,武汉本土没有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创投机构。”

这并非是该基金公司负责人自说自话。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中国创业投资机构100强”显示,武汉仅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榜且排名第40位。

本土风投创投机构不强,导致不少初创企业因拿不到本土机构的资金,纷纷向外地机构寻求融资;而当企业发展壮大之后,本土创投机构想投却又投不进去。在创新创业活力较强的光谷,几年的科技企业融资案例中,超八成为外地投资机构和企业投资。(相关阅读:独家首发:《光谷科技企业2021年股权融资报告》)

看不上“小的”,够不上“大的”

看完数据,再看案例。

2015年,张元在光谷创立武汉智味来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智能炒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客户多为国内外连锁餐厅和养老机构。

回忆起公司的第一笔融资,张元颇为感慨,“当时找了一些本土投资机构,比较小的一些机构没什么钱,有钱的又觉得我们规模不大,加之公司各方面还有待完善,因此没能找到本土投资机构融资。”

对创业企业来说,融资是公司的血液,有给养才能发展壮大。两年后,智味来科技拿到深圳一家公司投资的1000万元,并慢慢打开市场。

随后,张元入选“3551光谷人才计划”,并获得政策基金“光谷人才基金投资360万元。

另外一种经历发生在光谷创立的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其品牌“极验”)。

极验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为企业鉴别异常流量的服务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行为验证、网关验证、设备验证等方式,为企业提供交互安全解决方案。服务领域涵盖航空、电商、游戏、金融、地产、教育、政务等多个领域,客户包括斗鱼、小米、微博、安、万科等全球32万家知名企业。

极验武汉总部

当时初创的极验,产品和商业模式尚未成形,并没有获得本土投资机构的支持。公司多方寻求融资,在创业第二年拿到了杭州天使湾创投基金的20万元种子轮融资。

“钱虽然不多,但对公司发展很重要。”极验联合创始人张振宇对支点财经记者说,“当时公司就我和创始人两个人,拿了这笔钱后开始组建团队打磨产品,这才有了后续发展。”

业务量有了一定起色后,本土某创投机构也曾投资过极验,但很快退出。

原因在于随着公司发展越来越好,极验吸引了一线美元基金的注意,公司为此采取了美元股权架构,IDG资本、红杉资本、火山石资本等纷纷“入资”。

“该本土机构没有美元基金,无法继续持有或跟投公司,于是公司通过回购股票让本土机构退出了。”张振宇补充说。

目前,极验在20个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覆盖率达到52.4%,每天为客户提供超过14亿次的安全防护。

思维相对保守,缺乏容错机制

讲完案例,再找原因。

“小”时不投,“大”时投不进去,本土创投机构因何频频“缺席”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

“本土非国资创投机构规模多半很小,不是不想投,而是没钱投。”湖北日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付皓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创投行业二八现象严重,即20%的机构管理着80%的钱。在武汉,国资创投机构实力相对更强,但因为担心问责等因素,投资更加谨慎,更愿意投大企业,因为风险相对较小。而大企业不是想投就能投进去。”

“相反,外地机构尤其是一线机构资金比较充足,管理的基金规模均在百亿元以上。他们从产业链布局,更加注重项目的长期价值和协同效应,单个项目亏损不影响基金整体收益。”付皓补充说,本土创投机构的思维方式、决策程序、投资效率等,还需要向一线创投机构学

创业红娘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红娘”)创始人刘玉认为,国资创投机构应为武汉本土创业企业出更多力。

“创投何为本?应以创业者为本。”刘玉对支点财经记者说,“大企业都是小企业成长出来的,创投机构要做时间的朋友,陪着创业企业跑出来,这样才能诞生更多头部企业和创投机构。”

创立于2015年的创业红娘,是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并帮扶创业者成长的公益组织。成立至今,共有95个项目通过台获得超5亿元融资。从台对接结果来看,同样是外地机构投资占比较高且达70%,武汉本土机构投资比例为30%。

“武汉本土机构最初占比更低,仅有13%。”刘玉表示,占比提高与一些外地创投机构看好武汉创业企业,并在此设立分支机构有关,这对提升武汉创投环境来说是好事。

政策鼓励来了,还需久久为功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前述《方案》和《措施》出台的背景。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只要能融到资,至于资金是外地创投的还是本土创投的,其实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能吸引创投机构落地,就有助于创投环境的提升,何乐而不为?当然,本土创投机构也应当自强,形成更好的创投氛围。”多位业内人士对支点财经记者如是说。

在吸引外地创投机构落户,鼓励国有资本投资创业企业,培育本土创投机构壮大发展等方面,《方案》和《措施》均提出了具体细则。

《方案》提出,促进股权投资机构在汉聚集,激发本地股权投资机构快速成长;支持国有股权投资机构出资参与设立和管理天使基金、创业基金、产业基金,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支持体系;优化国有股权投资机构激励容错机制,营造敢于担当、积极履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重点支持本地股权投资机构通过培育和引进知名团队、高端人才发展壮大,将本地优势股权投资机构培育打造成为全国头部机构。

《措施》提出,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公司制风投创投机构(实缴资本达1亿元),按照实缴资本的1%给予落户奖励,累计最高2000万元;鼓励风投创投机构加大投资力度,对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光谷种子期、初创期创新企业的风投创投机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单个投资项目奖励最高100万元,单家机构每年本项奖励累计可达500万元;力争5年内将光谷创投引导基金规模做大到100亿元,围绕光谷重点产业链设立细分行业子基金;鼓励光谷国企台公司设立创投子公司和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依法依规从事对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活动。

“力度很大,较有吸引力,我们会考虑在武汉落地。”多家知名外地创投机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武汉一家国资创投机构相关负责人认为,“鼓励政策有利于我们加快建设容错机制,积极参与政府引导基金,加大对创业企业投资。”

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厚积薄发、久久为功的事情,武汉不光要提升创投环境,还需营造更好的创业环境,培育出更多高成长企业,因为有‘创’才有‘投’”。

关键词: 武汉因“创投”频上热搜 武汉市股权投资机构 国有股权投资机构 外地创投机构

    推荐阅读
    精华推荐
    一周热门
    热门图片